博客

解构以太坊 Fusaka 升级:12 个 EIP 背后的扩容进化论
摘要:以太坊走向大规模主流应用的真正分水岭,或许正在逼近。 6 月 20 日,在第 214 次以太坊执行层核心开发者会议(ACDE)上,核心开发者同意保持 Fusaka 升级的最终范围基本不变,仅添加一项额外的 EIP(EIP 7939),即覆盖了 12 个 EIP,这也标志着 Fusaka 正式从「规划」迈入「实质落实」阶段。 而作为自 The Merge 以来规模最大的硬分叉捆绑升级,市场普遍预期,如果 Fusaka 能按计划在 2025 年底推出,将为 L2 数据空间带来又一轮数量级的提升,L2 的交易费用可能在未来 1-2 年内进一步降低,从而巩固以太坊在竞争对手面前的地位。一、以太坊路线图的持续扩展逻辑众所周知,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曾一度是主网上链成本居高不下、DApp 难以普及的核心瓶颈。而根据 Vitalik 今年 4 月份公开分享的数据,目前以太坊 L1 的吞吐量为每秒 15 笔交易,Gas 上限最近提高到了 3600 万,在过去 10 年里增加了 6 倍左右。与此同时,更显著的变革则发生在以太坊 L2,当前 L2 吞吐量达到约 250 TPS,在可扩展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且这种能力不仅停留在账面数据,不少用户也已明显感受到链上操作的降费提速:过去一年,无论是 Arbitrum、Optimism 还是 Base,L2 转账费用普遍下探至 0.01 美元区间甚至更低,较此前实现一个甚至多个数量级级别的下降,以太坊主网的日常 Gas 成本也明显友好了不少(当然不排除行情与链上活跃度的影响)。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以太坊严格按图施工、持续迭代推进路线图的结果,我们可以简要回顾一下近些年以太坊网络的关键升级:
2022 年以太坊通过 The Merge 升级顺利转向 PoS 机制,极大降低能耗,并为后续升级腾出了执行层带宽;
2024 年又成功激活 Dencun 升级,引入 Blob 数据机制,为 L2 提供了低成本、临时存储空间,使 Rollup 成本骤降,为可扩展性打开通道;
前不久的 Pectra 升级则于 5 月 7 日成功上线,大幅优化了验证者操作流程,并增强参与 PoS 系统的灵活性;
而下一步的 Fusaka 升级,正是延续上述进程的关键一步。根据以太坊基金会联合执行董事 Tomasz Kajetan Stańczak 的最新表态,Fusaka 将于 2025 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上线主网(时间待最终敲定),并计划实现包括 PeerDAS 数据可用性采样在内的多个核心 EIP,进一步推动以太坊从性能瓶颈走向主流适用。可以说,从 The Merge → Dencun → Pectra → Fusaka,以太坊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其长远蓝图推进,即打造一个兼具安全性、可扩展性、去中心化与可持续性的全球网络。二、Fusaka 升级全景从本次升级所包含的 12 项核心 EIP 来看,基本涵盖了数据可用性、节点轻量化、EVM 优化、执行层与数据层协同机制等多个技术维度。 其中本次 Fusaka 升级最具关注度的提案是 EIP‑7594(PeerDAS),它引入了「数据可用性采样(DAS)」的机制,允许网络中的验证者只需下载 blob 数据的一部分即可完成验证,而无需完整存储所有数据。这就极大降低了网络负担,提高了验证效率,为 L2 的大规模交易处理能力铺平道路,而这里的「blob」概念,则要追溯到 2024 年 Dencun 升级中引入的 EIP-4844。作为以太坊 2024 年最重要的里程碑,Dencun 升级的 EIP-4844 首次启用了携带 blob 的交易,使 L2 们可以选择不再使用传统的 calldata 存储机制,从而大幅改善了 L2 上交易、转账所需的 Gas 费用。那什么是携带 Blob 交易?简言之,就是将大量交易数据嵌入 blob 中,从而能够显著减少以太坊主网的存储和处理负担,不计入以太坊主网状态,直接解决了与数据可用性相关的 L1 成本问题,确保 L2 平台可以提供更便宜、更快速的交易,而不会影响基于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而这里的 Blob 扩容也是在 Pectra 的基础之上——5 月的 Pectra 升级已将 Blob 容量从 3 个增加至 6 个,值得一提的是,Vitalik 曾公开表示,理想情况下,Fusaka 将把 blob 容量扩展至 72 个/区块(先阶段性增长至 12~24),未来若全面实现 DAS,理论最大容量可达 512 个 blob/区块。一旦落地,L2 的处理能力(TPS)有望跃升至数万级别,这将大幅提升链上 DApp、DeFi、社交网络、游戏等高频交互场景的可用性与成本结构,这也是 Vitalik 此前提出的《L2 安全与最终化路线图》中的核心方向之一。同时,Fusaka 还计划通过引入 Verkle 树实现状态与节点结构的轻量化,不仅能显著压缩状态证明体积,使轻客户端和无状态验证成为可能,也有助于推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与移动端普及。除此之外,Fusaka 也关注虚拟机层(EVM)的灵活性与性能瓶颈,包含以下提案:
EVM 及合约优化则依赖于EIP‑7939(CLZ opcode):高效实现位操作,加速加密运算
EIP‑7951 (secp256r1 替代支持):提升对 Web2 和企业架构的兼容性;
EIP‑7907:扩大合约体积上限,支持更复杂逻辑的部署,提升开发者灵活性;
为了保证扩容不影响网络稳定性,Fusaka 还引入了 EIP‑7934 设置区块体积限制,确保区块不会因 blob 扩容而过重,并通过 EIP-7892 / EIP-7918 调整 blob 使用费用,防止滥用资源,动态匹配供需波动。三、以太坊扩容与体验的分水岭?从整体上梳理的话,我们会发现Fusaka 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有望在多个关键层面奠定了「从可扩展性到可用性」的桥梁。譬如对 Rollup 开发者来说,意味着更低的数据写入成本、更灵活的交互空间;对钱包与基础设施提供者来说,则意味着支持更复杂交互与更重负载的节点环境;对终端用户来说,则是体验成本更低、响应更快的链上操作;对企业与合规用户来说,EVM 扩展与状态证明简化也将使链上交互更易于接入监管系统和大规模部署。 不过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截至发文时,Fusaka 仍在多个 Devnet 上进行测试,最终上线时间仍有变动可能,在乐观情形下,Fusaka 有望于 2025 年底完成主网部署,届时或将成为以太坊历史上继 The Merge 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总的来看,Fusaka 不仅限于链上扩容能力的增强,更代表以太坊向主流商业应用与普通用户过渡的关键一步,有望为下一阶段的 Rollup 生态、企业级 Dapp、链上用户体验提供技术基础。以太坊走向大规模主流应用的真正分水岭,或许正在逼近。
2025-07-23.png)
以太坊叙事转向: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链上央行呼之欲出?
摘要:现实正推动以太坊走上一条务实的演化路径。6 月 20 日,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转评了 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 的一篇推文,表示「以太坊一层(Ethereum L1)是世界账本」。 这也是 Vitalik 针对近期以太坊宏观叙事讨论的罕见表态。 众所周知,在区块链世界中,每一条公链基本都有设计定位,也往往奠定其技术架构与生态格调。 譬如以太坊,自诞生之日起,终极愿景就是构建「世界计算机」:一个可以运行任何智能合约、承载各种 Web3 应用逻辑的开放平台,Vitalik 也曾明确指出,以太坊不只是一个支付网络,更是一个通用的去中心化计算层。 那如今,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叙事流变? 以太坊:世界计算机的初心 其实不止以太坊,就连最初明确提出「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愿景的比特币,伴随着体量增长和市场演化,其支付定位也逐渐淡化,转向以价值存储为核心的「数字黄金」。 客观上来说,这种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务实选择,毕竟 BTC 作为加密资产出圈破界的代表,已经实质性被纳入主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逐步成为 TradFi 配置的核心资产之一。 而同样回顾以太坊的发展路径,我们会发现主线虽然没有经历宏大叙事的剧烈转变,但早已处于持续的动态演化之中: 2016 年开始的一轮轮市场周期演进,以太坊都作为所有智能合约平台的龙头,引领整个赛道诞生了大量链上用例,从 ERC20 到 DeFi,再到 NFT 与链游,每一轮热点都印证了「链上计算力」的魅力。 可以说,智能合约一直是其核心,因此 Vitalik 才多次强调,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目标是承载各种 Web3 原生逻辑,而不仅仅是资产转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实中的矛盾。 最饱受诟病的自然就是曾经高 Gas 费、低 TPS 等性能问题,限制了真正复杂计算逻辑的大规模落地,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 2020 年开始,Rollup 技术逐步登堂入室,经过 5 年来的发展,以太坊也逐步确立了「L1+L2」的分层结构。 在这种架构下,尤其是过去两年来,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以太坊正在显露出成为一个可信、稳定、主权级别的「世界账本」的迹象。L1+L2 分工下的叙事重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分工,「以太坊主网负责安全与结算、L2 承接高频交互」应该恰如其分。 说白了,如今以太坊生态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清晰的分工模式,即主网负责提供安全和最终结算的基础设施保障,而 L2(如 Base、Arbitrum、Optimism 等)则承载起大部分高频交易和用户操作。 这样既提高了扩展性,也进一步强化了 ETH 的价值捕获逻辑,天然将以太坊主网推向一个「全球去中心化账本」的定位,L2 越多,越成功,生态越繁荣,以太坊主网作为统一大账本的价值越高。 毕竟所有 L2 网络都依赖它做「央行」级别的结算层。 正如 Web3 研究员 Haotian 所言,EIP-1559 无疑是以太坊叙事转折的关键节点,它不仅引入了 Base Fee 和燃烧机制,更深层地重塑了以太坊的价值捕获方式,使得以太坊不再依赖主网上的大量交易所带来的 Gas 收入,而是转向依靠 L2 实现持续「纳税」。 换句话说,过去用户就是主网的直接客户,现在则变成了 L2 各自代理运营,负责向用户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最终「上缴」费用,向主网换取结算权,这一机制设计很像历史上的「包税人制度」:
主网成为交易清结算的最终可信账本,类似央行;
L2 像商业银行,负责面向用户的高频服务;
而每笔 L2 交易回到主网验证时,都会烧掉 ETH,为账本的安全性付费。
可以说,以太坊没有放弃「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只不过 L1+L2 的分工架构与发展路径,正在引导它先成为「世界账本」。「世界账本」的现实主义落地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察维度是,而每一轮 ETH 的价值爆发,其实都源于主网作为账本角色「被用起来」。 像 2017 年 ERC20 浪潮是发行 Token 的清结算层,2020 年 DeFi Summer 则是智能合约组合下的资金结算平台,而近期这轮若因美股代币化、RWA 等金融资产上链再次爆发,以太坊也仍是那个可信账本。 因为对于 TradFi 来说,计算能力当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是否迁移上链的,始终是账本的「信任、最终性与安全性」——这是合规资产最核心的落脚点。这也是为什么像 Robinhood 等平台纷纷选择基于 Arbitrum 等 L2 推出美股代币交易服务,背后不仅是对 Rollup 架构性能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些交易最终都将回归以太坊主网完成结算。这也说明现有 L2 方案的性能、安全与合规能力,已足以承接传统金融核心资产的交易需求,某种意义上讲,这轮「美股上链」浪潮,实际强化了以太坊作为全球金融清结算基础设施的定位,进一步验证了其「世界账本」角色的可行性与现实需求。这才是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迈向「世界账本」的现实主义演进路径——它不再仅仅承诺未来的链上应用图景,而是被越来越多现实世界的主流资产选择作为结算终点。 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趋势不仅是对以太坊 L1 的价值确认,也会深刻重构 L2 的价值捕获逻辑,推动整个以太坊生态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真正接轨。一言以蔽之,那些真正能推动这条链走向亿级用户的叙事,不仅仅是以太坊可以做什么,更在于:现实世界愿意用以太坊做什么。
2025-07-23.png)
🎓 在 imToken 学习并体验 Everstake ,总奖金池 1 万 U
Hi imToken 的朋友们 👬🏻imToken 联合 Everstake 共同举办了 Learn and Earn 和质押活动,帮助用户了解并尝试体验 EverstakeEverstake 成立于 2018 年,是业内领先的老牌质押服务商,其安全可靠、专业运维的验证节点,覆盖 85+ 条区块链网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体验 Everstake,我们的活动分为学习与实践两个阶段进行。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赚币的乐趣,完成的任务越多,获得的奖励就越多。📅 活动时间轴:活动一( Learn and Earn):7 月 18 - 25 日 8 天活动二( 质押活动):7 月 28 日- 8 月 11 日 2 周🔥活动 1 :参与 Everstake Learn and Earn ,赢取 20 USDT📅活动时间:7 月 18日 15:00 - 7月 25 日 23:59 ( 8 天)活动传送门👉 https://jinshuju.com/f/gLsRp8🕹️如何参与
点击链接参与答题,完成所有题目并得分 ≥ 80 分,即可参与抽奖。
我们将在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 100 位参与者,瓜分价值 2000 美元的 USDT 奖金池
答题相关学习资料请点击链接查看
奖励将在活动结束后的 7 个工作日内发放,奖励名单将在 imToken Discord 社区公布
🏃🏻♀️活动 2 :在以太坊网络上使用 Everstake 质押至少 0.1 ETH📅活动时间:7 月 28 日 15:00 - 8 月 11 日 23:59 ( 2 周)🕹️如何参与
前 200 名参与质押的用户每人将获得 30 USDT,总奖金池为 6,000 USDT。
质押金额最高的前 10 名用户将从 2,000 USDT 奖池中获得额外奖励,分配如下:
🥇TOP1: 500 USDT
🥈TOP2: 350 USDT
🥉 TOP3: 250 USDT
第 4 名: 200 USDT
第 5 名: 160 USDT
第 6 名: 140 USDT
第 7 名: 120 USDT
第 8 名: 100 USDT
第 9 名: 90 USDT
第 10 名: 90 USDT
奖励将在活动结束后的 7 个工作日内发放,奖励名单将在 imToken Discord 社区公布👨💻如有疑问请加入 imToken Discord 联系我们。
2025-07-18
如何使用 imToken 玩转 Courtyard NFT?
什么是 Courtyard?Courtyard 的核心是将高价值的实体卡包,代币化为一个区块链上的 NFT(非同质化代币)。这个 NFT 并非一张简单的图片,它更像一份数字化的「所有权证书」或「保险库提货单」。当你持有这个 NFT,就意味着你真实地拥有那件存放在顶级专业保险库中的实体藏品。Courtyard 巧妙地复刻了开启实体卡包的经典快感,为收藏注入了一丝探索的乐趣。例如,下面这位 YouTube 博主就在视频中分享了他的经历:一次 50 美元的购买,最终获得了一张价值近 150 美元的宝可梦卡牌。正是这种发现高价值藏品的潜力,让整个体验变得格外吸引人,并驱动着许多收藏家跃跃欲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 imToken 玩转 Courtyard NFT 吧!如何使用 imToken 玩转 Courtyard NFT?imToken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移动端钱包,是你进入 Courtyard NFT 世界的绝佳入口。第一步:准备工作Courtyard 是部署在 Polygon 网络的 DApp,其 NFT 卡包系列价格最低档为 $25,因此请确保你在 imToken 的 Polygon 账户中,有足够的 POL 代币用于支付 Polygon 网络的手续费和至少 25 USDC 购买 NFT。第二步:进入 Courtyard 创建账号1. 打开 imToken 的 Polygon 账户,切换至浏览页2. 在顶部的搜索框中输入 Courtyard.io 并进入3. 点击 Sign up,输入你的个人邮箱地址4. 完成邮箱验证后,Courtyard 账号就创建成功了第三步:连接 imToken 1. 点击 Courtyard 右上角头像,选择 link another wallet2. 点击 imToken,输入钱包密码登陆 DApp ,即可完成 imToken 钱包和 Courtyard 的连接第四步:购买卡包1. 选择喜欢的 NFT,点击 Buy now2. Payment method 选择 Wallet,Select wallet 这点击▼,选择 External Wallet(即你的 imToken 钱包),然后点击 Buy now,输入支付密码确认购买注:如果页面提示 Insufficient funds(即你没有足够的 USDC 购买 NFT),可以点击 Add funds,将其他账户中的代币充值至你的 Polygon 账户进行购买。第五步:查看 NFT1. 点击 Courtyard 左上角的菜单栏,选择 Profile2. 在 Collection 一栏即可看到购买的 NFT,点击图片可查看该 NFT 的详细信息接下来?在你获得这张卡牌 NFT 后,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卖出:NFT 的详情页有两个选项 List for sale 和 Accept buyback offer for $XX。List for sale 你可自定义 NFT 售卖的价格,而 Accpet buyback offer 则是接收 Courtyard 平台向你提出的回购该 NFT 的价格。此外,如果你觉得 Courtyard 平台的流动性不够充足,也可以将该 NFT 上架至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进行卖出。点此查看如何在 OpenSea 卖出 NFT。第二种是兑换实体卡:如果你希望将这张卡牌的实体版拿到自己手中时,你可以启动 Redeeem(兑换)流程:1. 点击 Courtyard 页面上你的账户头像,选择 Redemptions2. Redemptions 页面展示的是正在赎回状态中的 NFT,后续赎回的 NFT 可以在这里查看状态3. 点击 Redeem,选择要赎回的 NFT,点击 Continue 并填写个人信息地址注意:1. 为确保「一物一权」,在你确认兑换后,代表这张卡牌所有权的 NFT 将被永久地从区块链上「销毁」。这是关键一步,意味着数字凭证使命结束,所有权彻底回归实体本身。2. Courtyard 在收到指令并确认 NFT 销毁后,会将保险库中的实体卡牌通过安全、带保险的物流渠道,安全送到你手上。兑换实体卡牌需要用户自行承担相应的国际物流和保险费用。第三种是长期持有:如果你购买 NFT 时,- 使用了 External Wallet(即你的 imToken 钱包),那么 NFT 已经在你的 imToken 钱包内,无需进行任何操作。- 使用了 Courtyard 官方的钱包,则 NFT 会存在 Courtyard 的钱包。如果你想将 NFT 转入去中心化的 imToken 钱包中进行保管,则可以按照下方操作完成👇1. 在 NFT 的详情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选择 Transfer2. 在转账页面的 Transfer to 这里输入你在 imToken 的 Polygon 账户地址3. 输入地址后,确认发起交易即可将 NFT 从 Courtyard 存入 imToken结语Courtyard.io 不仅是一个交易市场,它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收藏范式。它利用 Web3 技术,将实体收藏品的安全性、所有权清晰度及资产流动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收藏家而言,这是一个黄金时代。现在,你只需一部手机和一个像 imToken 这样安全可靠的钱包,便能连接全球市场,轻松管理和交易那些承载着热情与价值的珍贵藏品。
2025-07-18
读懂 ERC-7786:以太坊生态大踏步迈入「大一统」时代?
以太坊生态,或许即将从 L2「春秋战国」大混战阶段,迈入大一统时代。
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正在推进中的 ERC-7786,它试图为以太坊设定一套通用的跨链通信「接口规范」,从而把各种消息传递标准整合到统一的 API 之下,实现以太坊生态内不同区块链网络智能合约之间的互相通信。
早在 4 月 15 日,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joshrudolf.eth 就公开强调,「跨链消息传递是解决以太坊跨链用户体验问题的关键要素之一」。
那 ERC-7786 究竟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它很重要?本文将带你读懂这个值得所有以太坊用户关注的新标准。
以太坊,需要统一跨链通信协议
众所周知,从最初 Cosmos、Polkadot 的多链理念,到以太坊 L2 时代的 Rollup 繁荣,尤其是 OP Stack、Arbitrum Nova、Starknet 等应用链大发展,使得流动性在以太坊和 L2 上愈发分散。
据 L2BEAT 不完全统计,以太坊 L2 在宽泛意义上就足足有上百条之多,这就衍生出一个早已老生常谈问题——流动性的极度碎片化。
要知道,即便都是基于以太坊生态,但不同的 L2 之间本身并不相互通信,用户若想将资产从 Arbitrum 转移到 Starknet,或者是跨不同 L2 进行合约交互操作,只能借助跨链桥或跨链消息传递协议,来实现多个网络间的合约、用户和资产的安全交互。
来源:L2BEAT
这不仅让用户每年因跨链障碍白白多付出摩擦成本,更关键的是以太坊生态尤其是各 L2 之间的协同效应也被严重削弱,而当前虽然已有不少协议实现了链间通信功能,但每种协议都有各自的接口、调用方式和安全模型,开发者在不同协议之间几乎无法复用代码或接口逻辑,直接导致了各家重复「造轮子」且运维成本高,用户体验也极度碎片化。
所以 ERC-7786 的提出,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碎片化的割裂生态,为所有链间通信协议,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接口,使 DApp 能通过同一个「网关」与任意链安全通信,而无需绑定某个特定协议:
该标准由 OpenZeppelin 主导制定,同时得到包括以太坊基金会、Axelar 等多个跨链和模块化项目的支持,作为一个面向 DApp 的统一跨链消息传递接口标准,旨在将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用于跨多个区块链安全发送和接收消息的通用接口标准化。
来源:erc7786.org
ERC-7786:以太坊生态跨链通信的「统一规范接口」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 ERC-7786,它就像跨链通信领域的「ERC-20」。
正如 ERC-20 为代币提供了标准接口、ERC-721 为 NFT 定义了通用规范,ERC-7786 也试图为跨链消息传递建立一套统一、通用的「通信插口」——你可以将它类比为 Web3 世界里的「USB 标准」,只要接入规范接口,任意协议都能即插即用。
下图就呈现了 ERC-7786 的核心组件和流程,展示了如何通过标准化接口在不同区块链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其中一个 ERC-7786 消息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发送者(Sender):采用 CAIP-10 格式标识(如 eip155:1:0xabc...)
接收者(Receiver):同样为 CAIP-10 标识目标地址
Payload:任意执行数据(bytes)
Attributes:附加参数,如 Gas 限额、处理优先级等,使用函数签名形式表达(如 minGasLimit(uint256));
来源:erc7786.org
其中,sendMessage() 用于链 A 发起消息,executeMessage() 用于链 B 接收并执行,这一「发-收闭环」构成了跨链通信的基础逻辑,也使得 DApp 只需一次性封装标准接口,即可同时兼容多个跨链协议模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议解耦 + 通信自由」。
目前 ERC-7786 也已宣布接口功能完备,正在等待二进制互操作地址规范(即统一地址编码)的最终合并。未来还计划新增「Gas 赞助」扩展,使用户在目标链上执行交易时可由第三方预付 Gas,从而优化链间交互的用户体验。
更关键的是,ERC-7786 设计支持模块化适配,开发者可为现有主流跨链协议(如 Axelar、LayerZero、Wormhole 等)构建 Adapter,无需重构逻辑,也能迅速兼容 ERC-7786 标准接口。
这意味着即便用户、流动性和应用分布在多个 L2 或异构链上,DApp 也可借助 ERC-7786 构建原生的跨链调用能力,不用绑定特定桥协议,也不依赖繁琐的 UI 切换,即可大幅提升整体体验并降低集成复杂度。
值得一提的是,ERC-7786 的属性机制(Attributes)还允许接入不同跨链协议的扩展功能,比如验证逻辑、状态证明、限额控制等,而不影响标准主流程,这为中间件与验证机制的演化留出了高度灵活的接口空间。
从这个层面来看,ERC-7786 的意义已不止于「兼容多个跨链协议」,更代表着 Web3 多链架构正从「跨链部署」迈向「原生互操作性」的新时代。
ERC-7786 能带来什么?
正因如此,ERC-7786 才被广泛视为推动以太坊及多链生态走向更高互操作性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打通了长期存在的协议壁垒,更为未来的跨链功能拓展、验证机制升级以及多链协同打下了统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底座。
而从实际落地角度来看,ERC-7786 所带来的价值可以被归结为两大核心受益者——开发者与终端用户:
对开发者来说,只需开发一次就能多链部署,不必重复适配不同协议,且随时切换跨链后端,提升安全与可维护性,还支持更多定制属性与功能拓展(如 Gas、状态验证等);
对用户来说,不再需要在 Arbitrum 和 zkSync 之间来回切换桥和 UI,点击确认就能完成跳链操作,从感知上看,链与链之间的边界正变得模糊,像使用一条链一样自然;
目前 ERC-7786 在不断推进生态落地,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未来 3~6 个月,ERC-7786 将陆续发布主流协议的标准适配器,推动更多 DApp、桥接器、验证中间件集成该标准,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 Web3 跨链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6 月 13 日,Axelar 开发商 Interop Labs 与 OpenZeppelin 还共同推出了基于 ERC-7786 构建的开源框架 OpenBridge,该工具将允许开发者一次性接入多个桥协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构建效率与协议冗余度,方便开发者一次性对接多个互操作协议。
来源:Axelar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ERC-7786 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接口的规范,它更像是为当前多链生态混乱格局开辟了一条「有秩序的互联路径」:
让泛以太坊生态内「链」的边界变得模糊,为真正意义上的 Web3 用户体验进化,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一个伏笔。
写在最后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脉络,从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到模块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成型,再到 L2 泛化与专属链趋势,「跨链互通」已成为下一阶段爆发的必要条件。
ERC-7786 的意义不仅在于让跨链更方便,而在于它试图从根上为「多链协作」设立统一规范来对抗「熵增」,这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链上流动性的「统一」进程,还能推动多链生态走向成熟。
至于 ERC-7786 到底能否带动以太坊触碰到蜕变的临界点,尚需持续观察。
2025-07-08
如何在 imToken 交互 OpenSea Voyages 获得 XP 积分?
关于 OpenSea Voyages
OpenSea 是知名 NFT 交易平台。2025 年 5 月 30 日(新加坡时间),平台正式推出全新升级版本 OpenSea2 (OS2)。新版整合了 NFT 铸造、跨链兑换以及多链代币交易等功能,并大幅扩展了支持的网络,现已覆盖包括 Ethereum、Arbitrum、Base、Polygon、Berachain、Unichain 等在内的 19 条链。
与此同时,OpenSea 推出了 Voyages 任务激励系统。该系统旨在引导用户体验 OS2 的新功能,同时为即将推出的原生代币 SEA 进行预热。用户通过 Voyages 完成任务即可获得 XP 积分。这些积分将成为未来获得 SEA 代币空投的参考指标之一。
温馨提示:SEA 的发行日期和空投比例尚未公布,请以 OpenSea 官方公告为准。
👉了解更多 OpenSea 官方 OS2 发布及奖励说明
首先,我们将从任务类型、稀有度和奖励形式三个维度解读 Voyages 的 XP 机制,助你更高效地积累积分。
Voyages XP 机制
维度
简要说明
任务类型
NFT 交易、跨链兑换、NFT 铸造、社交互动等
任务稀有度 & 刷新
分为常见、不常见、稀有、史诗和传奇五档;每日 & 每周滚动更新,过期即失效
奖励形式
完成任务领取 XP;传奇以 Shipment(礼包)掉落,可随机开出额外 XP 或 Treasures(链上徽章)
熟悉 Voyages XP 机制和奖励构成后,来看看具体的任务指南,带你轻松赚取 XP!
Voyages 任务指南
1. 访问 Voyages 页面:
切换至 ETH 或 Arbitrum 等账户,访问 OpenSea Rewards。
点击「用 Ethereum 登录」签名确认连接钱包。
连接你的 X(Twitter)和 Discord 账户。
2. 查看任务:
下滑页面点击「我们出发吧」,在旅行(Vogages)页查看任务。
任务示例:「跨链兑换价值至少 $5 的代币」、「购买价值至少 $10 的 NFT」、「在 X 平台上分享你交换代币的链接」等。
3. 完成任务(以跨链兑换为例):
在任务下方点击「View Tokens」,进入代币列表。
按照 Trending(热门)、Top(最佳)等分类进行筛选。
点击你想要兑换的代币 - 「Swap」。
在兑换页面,依次选择发起网络、目标网络,输入要求的兑换数量。
点击「Swap」签名发送兑换交易。
4. 及时领取奖励:
待交易完成后,在左上角菜单栏中切换回 Voyages 页,你会看到对应任务进度完成了 100%。
点击「Claim Reward」即可领取 XP 奖励。
继续参与其他任务。
5. 查看活动信息:
Profile(个人资料):查看累计的 XP 总分和 Treasures 等信息。
Activity(活动):查看奖励领取记录。
温馨提示
防范钓鱼:OpeaSea 的官网为 opensea.io,请勿点击第三方可疑链接。
提前准备 Gas 费:跨链兑换等交易,请在发起网络中留足 Gas 代币支付费用。
授权管理:完成任务后,建议定期使用 Revoke.cash 等工具检查并撤销不再需要的代币授权。
OpenSea 官方频道
官网:https://opensea.io
X(推特):https://x.com/opensea
Discord:https://discord.com/invite/opensea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意见或建议。imToken 对本文所提及的第三方服务和产品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亦不承担任何责任。代币投资有风险,请谨慎评估该等投资风险,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后自行作出决定。
2025-07-08.png)
如何在 imToken 中将 MKR 代币兑换为 SKY 代币?
Sky 官方于新加坡时间 2025 年 5 月 20 日发布公告,SKY 代币成为 Sky 生态唯一治理代币。原治理代币 MKR 可按照 1 MKR = 24,000 SKY 的比例升级为 SKY。
为避免延迟升级罚款,请在 2025 年 9 月 18 日前将 MKR 代币兑换为 SKY 代币,参考以下兑换教程:
操作指南
1. 切换至 ETH 账户,选择 MKR 代币,点击左下角 Token Function 🔘 按钮,选择「升级」访问Summer.fi。
2. 下滑页面找到「Upgrade MKR to SKY」栏,依次点击「Connect wallet」- 「imToken」-「Sign message」签名连接钱包。
3. 输入想要兑换的 MRK 代币数量,点击「Set allowance」发起授权交易。授权交易完成后,点击「Upgrade」发送 MKR 升级为 SKY 的交易。
4. 交易完成后返回 ETH 账户首页,点击首页「+」按钮,在顶部搜索栏输入 SKY,勾选添加,即可在首页查看到账的 SKY 代币。
常见问题
Q1. MKR 升级为 SKY 有截止日期吗?
答:此次升级没有截止时间,但 Sky 官方设有升级延迟罚款机制,因此建议尽早升级。
Q2. MKR 升级延迟罚款机制如何运作?
答:自 2025 年 9 月 18 日起,每延迟三个月,MKR 升级时可获得的 SKY 代币将减少 1%,此后每三个月递增减少 1%,25 年后罚款比例将达 100%。在 9 月 18 日前升级的用户不受此影响。
Q3. 持有 DAI 的用户是否需要升级?
答:DAI 代币不受本次 MKR 升级影响。Sky 官方建议用户可继续持有 DAI,或按 1:1 升级为 USDS。USDS 在 Sky 生态中具有更广的用途,如参与 Sky 储蓄并获得 SKY 奖励。
Q4. 还有哪些 DApp 支持 MKR 以及 DAI 代币兑换?
答:Sky 官方推荐的 DApp 包括 Sky.money、DeFi Saver、CoW Swap 等。
👉了解 SKY 官方代币升级说明
Sky 官方渠道
官网:https://sky.money
X(推特):https://x.com/SkyEcosystem
论坛:https://forum.sky.money/
Discord:https://discord.com/invite/skyecosystem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意见或建议。imToken 对本文所提及的第三方服务和产品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亦不承担任何责任。代币投资有风险,请谨慎评估该等投资风险,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后自行作出决定。
2025-07-08.png)
如何在 imToken 中将 EOS 代币兑换为 A 代币?
根据 EOS 官方公告,EOS 网络已于新加坡时间 2025 年 5 月 14 日正式更名升级为 Vaulta。其原生代币 EOS 按照 1:1 的比例升级为 A。
imToken 支持此次升级,你可以通过下方教程在钱包中将 EOS 代币兑换为 A 代币。
操作指南
准备工作:为确保顺利兑换,请在兑换前为 EOS 账户租赁资源。步骤:在 EOS 账户首页功能区点击「资源管理」,依次点击「CPU 租赁」-「 EOS Powerup」, 输入账户地址并点击「POWERUP」即可免费租赁。
1. 切换至 Vaulta 账户(原 EOS 账户),在「浏览」页面输入 unicove 或直接访问其网站 https://unicove.com/zh/vaulta/swap/eosio.token/4,eos/core.vaulta/4,a
2. 在 DApp 首页点击右上角「连接钱包」,选择「imToken」授权连接钱包。
3.下滑页面,点击「兑换」按钮,输入想要兑换的数量或点击「填充最大值」,然后点击「兑换为 A」-「下一步」确认发送兑换交易。
4. 交易完成后返回 Vaulta 账户首页,点击首页「+」按钮,然后在「热门资产」中勾选 A 代币添加至首页显示,即可查看到账的 A 代币。
常见问题
Q1. 我的 EOS 在质押中 ,需要赎回后再兑换吗?
答:不需要。你可以直接打开 Unicove DApp ,在「我的账户」中点击「取回」并等待 3 天(72 小时),然后回到该界面再次点击「领取」,即可直接获得 A 代币,你的质押收益也会以 A 代币形式显示。
Q2. 我需要立即兑换吗,如果不兑换会怎么样?
答:Vaulta 官方暂时没规定兑换截止日期,但其建议尽早兑换以确保在钱包、DApp 和交易所中完全访问 Vaulta 功能。如果不兑换,EOS 代币会一直留在你的账户中。但随着新代币的采用,其效用和流动性将逐渐转向 A 代币。
Q3. 还有其他兑换方式吗?
答:你还可以将 EOS 代币充值至支持兑换的交易所,通过交易所的服务完成兑换。
👉 了解 Vaulta 官方关于代币兑换说明
Vaulta 官方渠道:
官网:https://www.vaulta.com/
X(推特):https://x.com/Vaulta_
Github:https://github.com/VaultaFoundation/
Telegram:https://t.me/vaulta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意见或建议。imToken 对本文所提及的第三方服务和产品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亦不承担任何责任。代币投资有风险,请谨慎评估该等投资风险,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后自行作出决定。
2025-07-08.png)
🎓 如何在 imToken 中使用 Everstake 进行质押
Everstake 是加密行业中领先的质押服务商之一。成立于 2018 年,由一群工程师和创业者创办,致力于帮助用户在无需交出资产控制权的前提下,也能进行质押并赚取奖励。目前,Everstake 在超过 85 个网络上运营验证节点,包括 Ethereum、Solana、Cosmos、Near、Tezos 和 Polygon。其节点部署于全球分布的专业数据中心,由运维团队全天候监控,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与高性能。Everstake 遵循行业最高标准,已通过 ISO/IEC 27001、SOC 2 Type 2 和 GDPR 等认证。此外,Everstake 定期发布技术说明、数据洞察和使用教程,帮助用户做出明智决策。通过与钱包的深度集成,Everstake 希望让全球用户体验更安全、便捷的质押服务。🎯 如何通过 imToken 使用 Everstake 进行 ETH 质押自从 Ethereum 在 2022 年切换至 PoS 机制以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质押 ETH 来支持网络安全与去中心化。虽然运行自己的验证节点需要 32 ETH 和一定的技术门槛,但通过 Everstake,你可以在 imToken 简单几步完成质押,且支持小额资金参与。你将获得:
非托管质押:ETH 始终保留在你的钱包中
免运维:无需运行硬件或管理节点软件;
专业保障:由值得信赖的验证服务商 Everstake 提供服务。
此外,2025 年 5 月的 Pectra 升级优化了验证节点的退出流程,让 ETH 质押变得更加灵活和用户友好。👨💻 如何通过 imToken 使用 Everstake 进行 POL 质押Polygon 是目前最活跃的以太坊扩容网络之一,采用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通过质押 POL,你不仅能获得质押奖励,还能为网络的安全与去中心化贡献力量。现在,你可以直接在 imToken 中将 POL 委托给 Everstake,只需几步操作即可完成质押,简单高效。Everstake 是 Polygon 早期的验证节点之一,长期保持高在线率和节点的稳定表现,在社区中拥有良好的口碑。近期,Polygon 还陆续推出多项升级,如优化验证者性能、集成 zk-rollup 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可扩展性。随着 Polygon 网络的持续发展,质押者在支持网络安全、保持其去中心化特性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如何通过 Babylon 协议进行 BTC 质押尽管比特币本身不是采用 PoS 机制的网络,但像 Babylon 这样的创新协议,让 BTC 持有者无需跨链也能参与质押并获得奖励。Everstake 是该协议的早期参与者之一,为用户提供了 BTC 质押更便捷、安全的质押通道。质押流程如下:
你在自己的钱包中锁定 BTC;
通过加密证明验证你的所有权;
你将在 Babylon 链上获得 BABY 代币作为质押奖励。
目前,imToken 已支持与 Babylon 交互所需的工具,让你可以直接在钱包中开启 BTC 质押。📍 开启质押之旅除了 ETH、POL 和 BTC,通过 Everstake,你还可以在超 85 个区块链网络上参与质押,包括:
L1 网络:Solana、Cosmos、Tezos 等;
创新生态:Sui、Aptos、EigenLayer、Babylon 等。
每个网络的质押规则略有差异,例如回报率、锁仓期、解锁流程等。但借助 Everstake 提供的专业节点服务与教学资源,整个质押流程变得更加简单、清晰、易上手。你可以在 imToken 中访问 Everstake 的质押页面,了解完整的质押资产支持列表。🚀 总结通过 Everstake 和 imToken 进行质押,你可以不放弃资产控制权的前提下,轻松赚取收益。无论是 ETH、POL 还是 BTC,整个质押流程都可以直接在 imToken 内完成,享受一站式的便捷质押体验。无需繁琐步骤,无托管风险,高效、安全且透明。立即在 imToken 开启你的质押之旅吧!
2025-07-17